本研究旨在分析广西巴马小型猪不同生长阶段内脏器官、肠道组织形态发育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保护广西地方小型猪品种、医学动物模型的开发提供参考。实验猪由广西大学巴马小型猪繁育中心实验牧场培育,在0、30、60、90、120、180日龄时分别选择4头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母猪进行屠宰,采集血液、心、肝、脾、肺、肾、空肠和回肠,测定不同日龄下广西巴马小型猪内脏器官的重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30、90、180日龄的空肠、回肠肠绒毛长度、数量和小肠腺平均直径、数量。结果表明:在所测日龄内,广西巴马小型猪内脏器官的生长强度顺序依次为肝脏、肺脏、肾脏、心脏、脾脏,其相对生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脾脏、肝脏、肺脏、心脏、肾脏。90日龄和180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的空肠绒毛长度显著高于30日龄;180日龄的空肠绒毛数量显著高于30日龄;180日龄的空肠肠腺直径显著高于90日龄与30日龄;90日龄空肠肠腺数量达到最高后下降,180日龄的空肠肠腺数量显著低于90日龄。90日龄和180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回肠绒毛长度显著高于30日龄;30日龄的回肠绒毛数量显著高于180日龄;180与90日龄的回肠肠腺直径显著高于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