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思南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进行系统分析,为该品种的资源保护及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选取36月龄、自然放牧的20头思南牛母牛和10头思南牛公牛作为试验群体,测定其体重和体尺指标,10头公牛进行屠宰性能测定,进一步对3头公牛的背最长肌进行了肉质分析。结果显示:与2006年测定结果相比,公牛在体重、鬐甲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指标上分别增长4.09%、10.11%、3.08%、4.52%、4.19%;母牛在相应指标上分别增长13.31%、3.47%、2.28%、8.02%、15.46%;思南牛屠宰体重为357.55 kg,屠宰率为55.98%、净肉率为47.25%、肉骨比为5.77。背最长肌中EAA(必需氨基酸)/TAA(氨基酸总量)、EAA/NEAA(非必需氨基酸)分别为40.9%、69.2%,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分别为3.25 g/100g和1.85g/100g。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选种选配和人工选育工作的开展,思南牛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均有显著提高,肉用性能逐步凸显,其肉质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优良、营养价值高、风味佳等特点,具备进入高端市场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