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 来源期刊
R C C S E 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 A+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 ( 网络版 ) 来源期刊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  2025 VOL.61  >>   Issue(01)   >>  130-138

遗传育种

奶牛高、低体细胞数乳区间微生物组和代谢组整合分析

冯 霄,赵丝艺,唐永杰,王 迪,俞 英

作者单位: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 & 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193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原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76

作者简介:

冯霄,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奶牛抗病育种,E-mail:xfeng7980@gmail.com;并列第一作者:赵丝艺,云南玉溪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动物分子遗传育种,E-mail:siyizhao@cau.edu.cn

通讯作者:

俞英,教授,云南陆良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抗病分子育种及表观遗传调控机理研究,E-mail:yuying@cau.edu.cn

PDF
208
引用
在线阅读
摘要
闭合
本研究旨在确保在遗传背景一致的基础上,探究奶牛乳房炎相关的微生物、代谢物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共选取6头同时具有高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 SCC 大于 100 万/mL)乳区和低体细胞数(SCC小于 11 万/mL)乳区的奶牛,每头牛分别取高/低体细胞数2个乳区的奶样(n=6)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和LC-MC非靶向代谢组测定,并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微生物层面,高、低SCC乳区间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并不显著,但在属水平上筛选到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Turicibacter、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费克蓝姆菌属(Facklamia)6种差异菌群(P<0.05),且均在高SCC乳区牛乳中丰度更高;在代谢组层面,正、负离子模式下共检测筛选出15种差异代谢物(P<0.05),其中2种富集到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上并在高SCC乳区牛乳中下调,2-(2-氨基-3-甲基丁酰胺基)-3-苯基丙酸盐酸盐、N2-二甲基鸟苷、苯丙酰脯氨酸、前列腺素F2α甘油酯、D-色氨酸、海藻糖在高SCC乳区牛乳中显著增加。整合分析微生物组及代谢组学结果,发现2-(2-氨基-3-甲基丁酰胺基)-3-苯基丙酸盐酸盐与罗姆布茨菌、Turicibacter、双歧杆菌、费克蓝姆菌属均呈显著正相关。2-(2-氨基-3-甲基丁酰胺基)-3-苯基丙酸盐酸盐有望作为由相关菌群引起乳房炎的特征指示代谢物。本研究中筛选出的差异微生物和代谢物有望作为早期预警奶牛乳房炎的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展开
相关文献
展开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杂志

创办日期:1953年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刊期:月刊

电话:010-62732723;010-82893431;010-62734608

Email信箱:zgxmzz@ca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83/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8-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