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金苹;刘佳鑫;冯金龙;束刚;
骨骼肌约占动物机体重量的40%,对运动、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骨骼肌血管中的血流为肌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氧气,骨骼肌血管的舒缩程度、毛细血管的密度和血流量对动物肌肉发育、代谢功能和肉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年龄、营养或局部代谢中间产物累积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骨骼肌血管舒缩和血管生成。本文从骨骼肌血管分布、血管生成及血管舒缩等方面阐述骨骼肌发育和代谢调控因素和潜在靶点,为促进动物骨骼肌生长、改善机体代谢稳态和畜禽肉品质等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12期 v.5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程盈盈;黎力之;关玮琨;廖晓鹏;张雁武;张海波;郭冬生;
酪酪肽(PYY)作为调节摄食的饱感信号,其生理效应主要受神经和摄入饲料营养物质及浓度的影响。当前研究下,PYY主要介导下丘脑弓状核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作用于食欲中枢,增加机体饱腹感,抑制摄食行为,调控动物采食量。生产中常在日粮中添加醋酸钠、小麦糊粉和膳食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促进动物PYY表达,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本文对PYY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进行归纳,重点综述了PYY对动物采食量的调控作用及其营养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合理的开发利用PYY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12期 v.58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姜奥宇;王祚;周传社;沈维军;万发春;
夏季热应激对奶牛机体健康和泌乳性能影响严重,可诱发采食量以及免疫性能降低等机体反应,甚至可导致瘤胃酸中毒以及乳房炎等生理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酵母培养物作为一种营养调控剂,可以改善瘤胃内环境并修复胃肠道屏障,增强奶牛免疫性能,进而缓解热应激对奶牛机体的损伤。本文综述了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热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酵母培养物在奶牛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2022年12期 v.58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邓宏;赵丽红;
自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出现以来,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备受关注,在动物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微生态制剂涉及的菌种和菌株较多,不同菌株的代谢机制和产物活性不同,因此,其对动物健康的调节机制也不完全相同。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动物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微生态制剂在畜牧生产中高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2年12期 v.58 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齐明江;桂瑞麒;周玉香;史炜;
单宁是一种大分子多酚物质,由于它含有多酚羟基结构,具有抗氧化、抗寄生虫、抗菌、抗病毒、抗炎等生物学功能。添加一定剂的单宁可以提高羊体脂共轭亚油酸(CLA)的沉积,但不同植物来源的单宁对羊体脂CLA的合成调控不尽相同。单宁通过对瘤胃生物加氢和CLA生物合成的方式对CLA进行调控。本文主要综述了单宁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单宁对羊体脂CLA的合成调控作用,以期为单宁对生物体CLA的合成提供理论基础,为单宁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2年12期 v.58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罗润箫;张海波;关玮琨;廖晓鹏;郭冬生;黎力之;黄晓;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由脂质和多糖构成。LPS与Toll样受体4结合后,通过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诱导机体产生炎症反应。研究LPS引起炎症反应的调控途径,对于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营养因素和LPS信号通路之间存在调节关系,可利用营养物质改善LPS造成的炎症反应。本文就LPS对动物免疫的作用机理及营养调控进行综述,旨在为调控机体免疫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2022年12期 v.58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申俊华;赵小刚;郭吉余;苏勇;
胃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分泌胃酸,胃酸对养分消化吸收和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饲粮中蛋白质的初步消化、胃消化酶的活化以及食物源微生物的杀灭都离不开胃酸的作用,而胃酸的分泌也受到营养物质的调控。本文从胃酸分泌的胞外刺激信号、胞内应答路径以及质子泵H+,K+-ATPase的活化过程等方面阐述胃酸分泌的机制,并从氮营养素角度分析其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与胃酸分泌之间双向交流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5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陈林;李刚;徐光明;李鹏;吴艳;王家乡;皮劲松;张颖;李先强;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禽类繁殖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通过对激素的调控及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来调控家禽卵泡发育。家禽卵泡发育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产蛋率,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在初级卵泡发育成排卵前卵泡过程中,大多数小的黄色卵泡闭锁并被重新吸收,一旦卵泡闭锁速率过快或数量过多,就会减少等级卵泡数量,进而影响产蛋率。本文综述了EGF基因及其受体结构、EGF在家禽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控卵泡发育的相关通路等研究现状,为开展禽类繁殖过程中EGF对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022年12期 v.58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彭思毅;蒲施桦;简悦;刘作华;黄萍;曾雅琼;
当前我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能力已有巨大提升,但养殖场仍是农村主要污染源之一。为助力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本文综述了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针对好氧堆肥和沼气工程的应用现状提出改进与优化方向,同时分析了昆虫转化、氧化塘、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应用前景与突破难点,最后对未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2022年12期 v.58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马慧婷;钟志强;李根来;张瑞阳;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的化学结构为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降解部分蛋白质氨基酸,因此蛋氨酸在生产上应用受限。蛋氨酸类似物能有效地保护蛋氨酸,可作为蛋氨酸添加剂使用,可调控毛囊的生长发育,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本文总结了HMBi在动物体内的降解和代谢途径、对动物毛囊毛发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毛囊生长发育机制,旨在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改善动物毛皮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2022年12期 v.58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陈玉娟;邱泽钞;沈铭;林国钊;朱晓萍;尚秀国;
谷胱甘肽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组织中,由半胱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缩合而成,具有抗氧化、解毒、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参与γ-谷氨酰基循环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已被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许多领域。谷胱甘肽对种猪的精液保存和卵泡发育、仔猪生长发育以及猪肉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谷胱甘肽的生产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在种猪繁殖性能、仔猪和育肥猪生产性能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谷胱甘肽在养猪生产中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2022年12期 v.58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吴静璇;李素芬;张丽阳;吕林;李桂霞;廖秀冬;
丁酸梭菌是存在于人和畜禽肠道中的一种严格厌氧梭状芽孢杆菌,该菌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丁酸、乙酸和氢气等代谢产物,具有耐高温、耐胃酸和耐胆盐等抗逆特性,其在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丁酸梭菌还具有提高畜禽抗氧化能力和改善产品品质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丁酸梭菌对畜禽抗氧化能力和产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为丁酸梭菌的进一步研究及新功能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58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罗琪;张海波;关玮琨;廖晓鹏;黄晓;黎力之;郭冬生;
酵母硒通过介导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途径,以及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相关通路,上调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及其活性,减少促炎因子和活性氧释放,提高动物抗氧化能力。本文重点综述酵母硒对动物抗氧化系统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酵母硒在动物生产过程中抵抗氧化应激损伤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58 71-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李昕俞;巴音那木拉;神英超;芒来;杜明;
马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其经济、文化价值不断提升,而且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为马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获得具有良好发育能力的马卵母细胞是辅助生殖技术的基础,但马超数排卵困难,且屠宰场获取卵巢不易,因此活体采卵(Ovum Pick Up,OPU)成为近几年比较常用的马卵母细胞收集方法。活体采卵是从家畜活体连续回收卵母细胞的技术,是家畜体外胚胎生产重要的前提环节。马活体采卵技术的应用相对于其他家畜较晚,且在国内有关马的活体采卵未见详细报道。本文综述了马OPU技术的优势、影响因素以及研究近况,并对马OPU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内马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022年12期 v.58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徐李根;石珍珍;许文武;卢立志;
本研究以绍兴鸭2个保种群体(A、B组)及神丹2号选育群体(C组)为实验对象,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这3个绍兴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挖掘不同保种年限以及保种与选育绍兴鸭群体之间分子种质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神丹2号选育群体和A保种群体间的遗传关系较近。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选育群体具有较高的连锁程度。保种群体B的LD衰减速度低于A群体,A、B、C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153 2、0.158 2、0.052 2,2个保种群体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近交,需要予以重视。通过遗传分化分析,神丹2号选育群体相较于A保种群体,共筛选出了76个差异候选区域,定位到了418个候选基因(top5为标准)。候选基因显著富集到GnRH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糖代谢合成和分解、亚油酸及亚麻酸代谢、钙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并筛选出CACNA1C、FGF3、FGF4、PLCG2等与繁殖相关的基因。
2022年12期 v.58 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周月玲;达日格日乐;唐永杰;李文龙;文惠;赵婷婷;肖炜;俞英;
奶牛乳房炎对奶业影响巨大。课题组前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到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基因(TRAPPC9、CD4、DGAT1)的共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s),本研究旨在扩大群体验证上述SNPs在5个不同的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与乳房炎的相关性。实验采集了来自5个奶牛群体的共895头中国荷斯坦牛血样并提取DNA用于SNP分型,利用分型结果和2020年DHI数据建立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NPs对乳房炎抗性和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SNP1、SNP2、SNP3和SNP4对中国荷斯坦牛体细胞数或体细胞评分的遗传效应在多个月显著。同时,还发现SNP1和SNP4对中国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的遗传效应在多个月显著。本研究表明,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SNP1、SNP2、SNP3和SNP4与奶牛乳房炎抗性有关,并且TRAPPC9、CD4和DGAT1可以作为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的分子标记,为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2年12期 v.58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姜惠;卢徐斌;刘钉钉;王坤;朱浩;张慧敏;毛永江;杨章平;
实验选取了江苏4个大型奶牛场978头中国荷斯坦牛,用MALDI-TOF-MS技术对SLC27A6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分析这些位点对8个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在g.74 184T>G位点共检测到GG、TG、TT3种基因型,且TG和TT型个体的日产奶量、305d校正产奶量极显著超过GG型;GG型个体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超过TT型;GG型个体的乳脂率、尿素氮极显著超过TG、TT型。但该位点突变对乳蛋白率和305 d乳脂量、305 d乳蛋白量影响不显著。由此表明,SLC27A6基因g.74 184T>G位点可用作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遗传标记,为筛选出高产、优质、高效的中国荷斯坦牛提供可靠的实验支撑。
2022年12期 v.58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马丽霞;曹国伟;禹保军;王卫振;顾亚玲;蔡正云;辛国省;张娟;
本文旨在探究AMPD1基因对静原鸡胸肌和腿肌肌肉组织中肌苷酸(IMP)的调控水平,为进一步探究静原鸡AMPD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本研究选择静原鸡高肌苷酸含量的胸肌和低肌苷酸含量的腿肌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胸肌和腿肌组织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AMPD1,并进行GO注释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RT-qPCR检测静原鸡肌肉组织中AMPD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从测序结果中筛选参与嘌呤代谢通路的关键基因AMPD1,注释结果显示AMPD1参与6个生物学过程,包括AMP脱氨酶活性、IMP的生物合成过程等。蛋白互作发现AMPD1与嘌呤核苷酸合成和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调控酶共享功能。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静原鸡肌肉组织中AMPD1基因的表达量腿肌显著低于胸肌。综上所述,AMPD1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肉IMP沉积的主效基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静原鸡IMP特异性沉积的AMPD1基因调控机制提供分子理论基础,同时为后续静原鸡AMPD1功能验证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2022年12期 v.58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范业锴;狄冉;刘子嶷;李文韬;张伟峰;储明星;刘玉芳;
为研究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基于实验室前期不同光照下苏尼特绵羊垂体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筛选出与季节性发情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及其调控元件ARHGEF9-Novel_307、CACNB3-Novel_181、PBX1-Novel_387,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些候选基因及其元件的功能,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RT-qPCR)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其与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关系。以饲养于不同光照羊舍中经双侧卵巢切除+雌二醇皮下注射(OVX+E2)处理的苏尼特绵羊为研究对象,采集垂体、下丘脑、子宫、心、肝、脾、肺和肾等组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RHGEF9、CACNB3、PBX1和Novel_307、Novel_181、Novel_387均在垂体中表达。CACNB3、PBX1和Novel_307在短光照处理21 d(SP21)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长光照处理21 d(LP21),ARHGEF9、Novel_181、Novel_387在SP21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LP21,和转录组测序结果趋势相同。ARHGEF9-Novel_307、CACNB3-Novel_181、PBX1-Novel_387之间存在表达负相关性,与miRNA-mRNA整合分析结果一致;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PI)表明,ARHGEF9、CACNB3、PBX1蛋白与DIO2、DIO3、TSHB等季节性发情标志蛋白存在关联性。综上所述,ARHGEF9、CACNB3、PBX1可能参与苏尼特羊季节性发情性状的形成,且Novel_307、Novel_181、Novel_387与候选基因之间存在负相关,可能调控候选基因的表达。
2022年12期 v.58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巨晓军;章明;姬改革;单艳菊;刘一帆;屠云洁;邹剑敏;束婧婷;
本实验旨在研究鹿苑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特性。采用非线性模型对鹿苑鸡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同时对鹿苑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鹿苑鸡生长曲线的最佳模型是Gompertz,屠体重为1 400~1 920 g,屠宰率、全净膛率低于黄羽肉鸡一级标准,胸肌率、腿肌率高于黄羽肉鸡一级标准。鹿苑鸡失水率显著高于花山鸡,pH显著低于817、罗斯308、花山鸡,剪切力显著高于罗斯308、3A、花山鸡,a*值显著高于溧阳鸡、817、罗斯308、3A、花山鸡,b*显著低于溧阳、817、3A、花山鸡。鹿苑鸡鸡汤香味显著高于溧阳鸡、罗斯308。鹿苑鸡胸肌的粘结性显著高于817、罗斯308、3A;胸肉咸味显著低于溧阳鸡、3A,酸味显著低于3A。鹿苑鸡腿肌的粘结性、多汁性显著低于溧阳鸡;腿肉甜味显著低于3A、花山鸡;咸味显著低于溧阳鸡、3A。鹿苑鸡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罗斯308。鹿苑鸡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溧阳鸡、花山鸡、罗斯308;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溧阳鸡、罗斯308。由此可知,鹿苑鸡最适生长曲线拟合模型为Gompertz,该品种肉用性能良好,腿肌率、胸肌率较高,鸡汤香味评价、肌纤维特性较优。
2022年12期 v.58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罗成;王重洋;张浩;李鑫;李艳艳;李瑞文;林亚秋;
本研究旨在克隆获得山羊UCP3基因序列,并明确该基因的生物学特征,阐明其组织和肌内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山羊UCP3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检测UCP3在山羊心脏、肝脏、脾脏等11个组织中的mRNA表达丰度及肌内脂肪细胞成脂分化0~120 h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克隆得到山羊UCP3基因序列1 128 bp,编码311个氨基酸,是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线粒体的无信号肽的碱性疏水不稳定蛋白;分析显示山羊UCP3蛋白可能与瘦素(Leptin,LE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胰岛素(Insulin,INS)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组织表达谱显示,UCP3在山羊的肌肉组织和肺脏组织中高表达,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时序表达谱显示,山羊UCP3在成脂分化48~120 h的肌内脂肪细胞中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本研究将为最终揭示山羊UCP3调控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具体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12期 v.58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夏予馨;梁艳;张昊冉;王海洋;郭梦玲;周福振;代旭;杨章平;毛永江;
为探究近交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江苏地区2个大型牧场2019—2021年共5 250头荷斯坦牛30 396条DHI测定日记录和系谱记录,在计算个体近交系数基础上,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Model,GLM)分析近交对产犊间隔、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尿素氮、高峰奶量和高峰日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交对产犊间隔、体细胞评分、尿素氮均有极显著影响。近交个体各胎次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均高于非近交个体。除2胎外,近交个体各胎次尿素氮均低于非近交个体;除3胎及以上外,近交个体各胎次高峰奶量均高于非近交个体。近交个体各泌乳月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均高于非近交个体,而尿素氮均低于非近交个体。近交系数与产犊间隔呈显著正相关,与日产奶量、体细胞评分和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但相关系数数值均较低。本文研究结果对指导牧场制定合理的选配方案、提高荷斯坦牛泌乳性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2年12期 v.58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刘孟君;
本实验旨在研究萨福克与河谷型藏羊杂交后代在放牧条件下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测定了0~18月龄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采用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曲线模型拟合了公羔、母羔的体重和体尺的生长过程,同时比较分析了公羔、母羔生长参数及模型估计值,进而探究了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公羔、母羔体重的拟合效果优于Von Bertalanffy模型、Logistic模型,VonBertalanffy模型对公羔、母羔体长、体高、胸围的拟合效果优于Gom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0~18月龄的公羔、母羔的体重与体长、体高、管围、胸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从整个发育阶段来看,胸围与体重相关系数较高,管围与体重相关系数较低。对杂交后代不同年龄的公羔、母羔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0~3月龄时间段,公羔、母羔的体重、体长、体高、管围和胸围均无显著性差异;7月龄,公羔的体重、管围极显著高于母羔,公羔的体长、体高显著高于母羔;18月龄,公羔的体重、体长、管围、胸围极显著高于母羔。综上,Gompertz模型拟合杂交后代公羔和母羔的体重生长曲线最优,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杂交后代公羔和母羔的体长、体高及胸围生长曲线最优,可根据2种模型预测放牧条件下杂交后代最佳育肥时间、屠宰年龄及体重。
2022年12期 v.58 134-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周丽媛;宋雅婷;袁琪;卓锐文;谭宇;肖晶;方热军;
为了解武冈铜鹅与豁眼鹅的杂交效果,本试验选取4周龄体况良好的武冈铜鹅及其与豁眼鹅的杂交后代(豁武F_1代)各36只(公:母=1:2),进行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代谢率及血清指标的测定与分析。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8周龄豁武F_1代的体重与武冈铜鹅无显著差异,10周龄胫长大于武冈铜鹅(P<0.01);5~8周龄阶段豁武F_1代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和耗料增重比(P<0.05)低于武冈铜鹅。12周龄豁武F_1代粗脂肪代谢率和腹脂率低于武冈铜鹅(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高于武冈铜鹅(P<0.01)。8、12周龄豁武F_1代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均高于武冈铜鹅(P<0.01),8周龄血清过氧化氢酶水平高于武冈铜鹅(P<0.01),12周龄血清丙二醛水平低于武冈铜鹅(P<0.01)。由此可见,豁武F_1代在保留武冈铜鹅较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养分消化吸收特性的同时,其腹脂率、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及血清抗氧化力均有所提升,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
2022年12期 v.58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星果;王克华;胡玉萍;窦套存;马猛;郭军;卢建;曲亮;
试验旨在研究神丹6号绿壳蛋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为该配套系的早期饲养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以270只神丹6号绿壳蛋鸡出雏母鸡为素材,饲养至18周龄,每周测量体重、体尺、鸡冠性状、腿骨长度和重量,15、18周龄时测量胫骨强度,并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神丹6号绿壳蛋鸡早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体重、体尺、鸡冠和腿骨整体发育良好,最佳生长曲线模型为Gompertz模型;鸡冠性状与体重体尺性状正相关(P<0.01),腿骨长度、重量与体重体尺性状极显著正相关,除18周龄胫骨硬度与股骨重正相关(P<0.05),胫骨强度与腿骨长度、重量和体重、胫长胫围无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神丹6号绿壳蛋鸡早期生长发育良好,培育效果较好。
2022年12期 v.58 148-15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刘宇;肖成;金海国;曹阳;赵玉民;崔超;梁应嘉;杨少滢;
为探究中国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相关遗传标记位点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本实验采用PCR测序技术,对58头中国草原红牛CD44基因和ACADSB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进行SNP检测,利用“牛等家养动物群体遗传分析工具V1.0”评价中国草原红牛群体遗传结构,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CD44基因和ACADSB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中国草原红牛CD44基因外显子17 Chr15:65736591 bp处检测到C/T突变,且与熟肉率、肉嫩度和眼肌面积显著相关;ACADSB基因外显子1Chr26:42806106bp处检测到A/G突变,且与熟肉率、肉嫩度、pH值和肉亮度值L显著相关。本研究初步证实CD44基因和ACADSB基因的多态位点可作为中国草原红牛早期选择的候选分子标记,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善中国草原红牛的肉用性能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58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肖杰川;海超;张立;吴迪;宋健;李雪峰;王林峰;杨磊;苏广华;李光鹏;
实验旨在研究MSTN基因突变对鲁西母牛繁殖性状与繁殖行为的影响,探讨利用MSTN基因编辑进行肉牛品种改良的可行性。以普通鲁西母牛和MSTN基因编辑鲁西母牛为研究对象,使用B超仪和骨盆尺分别对卵巢和骨盆大小进行测量,并对卵巢和子宫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发现:MSTN基因编辑母牛的卵巢体积大于普通母牛(P>0.05),骨盆面积大于普通母牛(100.18 cm2vs62.92cm2,P<0.01)。通过触诊结合B超发现,MSTN基因编辑母牛的卵巢与子宫健康情况与普通母牛基本相同,子宫疾病的发病率略高于卵巢(P>0.05)。对同期发情与配种率进行分析表明,MSTN基因编辑母牛的发情率略低于普通母牛(P>0.05),配种率略高于普通母牛(P>0.05)。综上所述,MSTN基因编辑并未影响鲁西母牛的卵巢和子宫形态及受孕能力,也没有诱发卵巢与子宫的繁殖疾病。
2022年12期 v.58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毕晓昆;马红英;曾国榕;赵春江;
晋江马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地方马品种。关于晋江马的起源,一般认为与西南马密切相关,但由于古代沿海地区与阿拉伯国家有过长期海上贸易,也有学者认为晋江马的形成与阿拉伯马有关。本文通过对福建社会历史、人口迁移、商贸往来等分析,阐述了这些社会因素对闽地马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近年来通过基因组学对晋江马起源的研究成果。总体来讲,晋江马的起源与我国南方家马(尤其是百色马)和北方家马(尤其是岔口驿马)基因交融、晋江本地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息息相关,与阿拉伯马没有直接联系。目前晋江马数量已很少,品种资源保护形势严峻,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种力度,以有效保护这一优良地方马品种。
2022年12期 v.58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鄂志强;赵予晗;孙敬宇;高青山;
本研究旨在探究石斛碱(DNE)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机制。通过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DNE(0、5、10、20、50μmol/L),验证DNE促进卵母细胞成熟的最适浓度;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活性氧水平(ROS)、谷胱甘肽(GSH)表达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小鼠卵母细胞在不同浓度DNE培养基中,体外培养12h后抗氧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10μmol/L和20μmol/L DNE处理后小鼠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PBI)排出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提高,并且添加10μmol/L和20μmol/L DNE可显著降低小鼠卵母细胞的ROS水平,显著提高小鼠卵母细胞GSH水平。此外,经10μmol/L和20μmol/L DNE处理后的卵母细胞MM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μmol/L和20μmol/LDNE处理后的小鼠卵母细胞抗氧化相关基因STRT1、STRT2、SOD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DNE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增强MMP水平来改善小鼠卵母细胞成熟比率,从而提高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
2022年12期 v.58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7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吴晓雪;袁利明;刘欣杰;刘素平;陈宁;赛务加甫;
绵羊AKT(蛋白激酶B)、PKC(蛋白激酶C)基因是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基因。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AKT、PKC在绵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和Ca~(2+)波动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绵羊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选择成熟卵母细胞、2-4细胞、8-16细胞及桑椹胚时期的RNA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随后应用qRT-PCR分别检测各时期AKT和PKC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同时亦选择成熟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2-4细胞,8-16细胞和桑椹胚,分别应用Fluo-3AM钙离子探针孵育1 h,随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2+)波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Ion+6D激活后,随着绵羊早期胚胎的发育Ca~(2+)的荧光强度会逐渐增加,桑椹胚时的荧光强度最强;AKT和PKC基因相对表达量随着绵羊早期胚胎的发育逐步升高,当其发育到桑椹胚时达到峰值,但是AKT、PKC在绵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各发育阶段中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AKT和PKC基因在绵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并与Ca~(2+)的浓度变化息息相关,可促进早期胚胎发育。
2022年12期 v.58 17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康言;王彦虎;张柳明;王健;吴希;李拥军;孙晓梅;
为研究低温环境下不同稀释液对湖羊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假阴道法采集精液样本,经品质检查筛选出合格精液,分别用A、B、C、D、E 5种低温保存稀释液按1:10的比例进行稀释,保存在4℃环境条件下,每隔12 h检测分析精子活率、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直线速率(VSL)、曲线速率(VCL)和路径速率(VAP)等指标。结果表明:精液经稀释液C(果糖-柠檬酸钠-卵黄)低温保存后的各项指标下降最为缓慢;自保存12 h开始,稀释液C的精子质膜完整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保存24~36 h时,稀释液B、C、D的VCL和VAP均高于其他2组(P<0.05);保存60~72 h时,稀释液B、C和D的顶体完整率高于其他2组(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C组稀释液的优势逐渐明显,当保存60~120 h时,稀释液C的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高于其他4种稀释液(P<0.05)。因此,稀释液C对湖羊精液的4℃低温保存效果较好。
2022年12期 v.58 18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吴盈萍;丁雅文;李海英;赵晓钰;曹妍;潘璐;梅志勇;吴利楠;赵全庄;
本研究旨在对高、低精子活力伊犁鹅的精液品质、繁殖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为伊犁鹅公鹅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处于繁殖期的高、低精子活力伊犁鹅公鹅各24只,测定其精液品质和繁殖性能,再分别从高、低精子活力组中分别挑选6只伊犁鹅进行屠宰,取其睾丸样品,测定睾丸发育相关指标,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1)在精液品质方面,高精子活力组(HSM组)的精子活力、精子活率以及精子密度均高于低精子活力组(LSM组)(P<0.01)。(2)在繁殖性能方面,HSM组的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高于LSM组(P<0.01)。(3)在相关性分析方面,精子密度与入孵蛋孵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受精蛋孵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精液量与受精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4)在睾丸发育方面,HSM组和LSM组均为左侧睾丸略大于右侧睾丸,且HSM组双侧睾丸略大于LSM组(P>0.05)。(5)在睾丸切片方面,HSM组公鹅曲精细管发育较好,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可见大量成熟精子;LSM组公鹅曲精细管管腔相对HSM组公鹅小,少见成熟精子。综上,高、低精子活力伊犁鹅精液品质及睾丸发育均存在差异。此外,精液品质与繁殖性能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提示可通过精液品质预测繁殖性能,进一步选留优秀种公鹅。
2022年12期 v.58 189-192+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马贲;曹中赞;刘思弟;邱云桥;郑言;栾新红;
试验旨在检测饲喂高脂日粮雏鹅肝脏中脂联素及其受体以及AMPK、PPARα关键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为探讨AdipoRon对鹅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选取1日龄雏鹅9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日粮组、低剂量AdipoRon组、中剂量AdipoRon组和高剂量AdipoRon组。适应性饲养1周,从第2周开始,对照组继续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改为饲喂高脂日粮(粗脂肪含量9.7%)。第25天开始,高脂日粮组每只鹅每天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持续3 d;AdipoRon组每只鹅每天腹腔分别注射1 mL低剂量(0.1 mg/mL)、中剂量(0.5 mg/mL)和高剂量(1 mg/mL)的AdipoRon溶液,持续3d到第28天试验结束,采集肝脏组织,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中脂联素及其受体AdipoR1、AdipoR2以及AMPK、PPAR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中剂量AdipoRon组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和高脂日粮组(P>0.05);中剂量AdipoRon组AdipoR1和AdipoR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高脂日粮组(P>0.05);中剂量AdipoRon组AMP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和高脂日粮组(P>0.05);中剂量AdipoRon组PPARα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和高脂日粮组(P<0.05)。由此可见,AdipoRon能够调控雏鹅肝脏脂联素及其受体以及AMPK和PPARα蛋白的表达,这种调控作用可能有助于减轻饲喂高脂日粮导致的鹅肝脏脂质沉积。
2022年12期 v.58 19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刘芮佳;张博;张浩;
为研究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在鸡卵泡选择过程中对FSH/cAMP-PK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实验选择32只32周龄胡须蛋鸡,随机分为4组,即无处理组、PBS组、100 ng AMH组和200 ng AMH组,其中无处理组正常饲养,PBS组注射50mLPBS,100ng AMH组注射50mL含100ng AMH的PBS溶液,200 ng AMH组注射50 mL含200 ng AMH的PBS溶液,连续大腿内侧肌肉注射20 d后停止处理,饲养5 d后采集卵泡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注射组中不同卵泡的AMH、FSHR、CYP11A1和StAR基因表达量。结果发现:100 ng AMH注射组小黄卵泡各基因表达高于无处理组(P<0.05);大白卵泡中PBS处理组FSHR表达高于无处理组(P<0.01),而100 ng AMH注射组FSHR表达量低于PBS处理组。AMH可能通过对FSHR的负向调控参与早期卵泡发育,100 ng的AMH能够促进卵泡的选择过程。
2022年12期 v.58 16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牛玉杰;郑新霞;牛俊丽;张文举;陈宁;杨井泉;刘艳丰;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水平对多胎萨福克公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30日龄、体重(28±1.08)kg的多胎萨福克公羊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正常组自由采食,60%限饲组、40%限饲组饲喂量分别为自由采食量的60%、40%。试验分为2期,每期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同时进行,测定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试验期43 d,预试期7 d,正试期5 d,补饲期19 d。结果表明:2期平均日采食量(ADFI)、末重(FBW)、净重(NG)、日增重(ADG)均为正常组> 60%限饲组>40%限饲组(P<0.05);2期试验羊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也为正常组>60%限饲组>40%限饲组(P<0.05);2期试验羊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2期正常组进食氮(IN)、消化氮(DN)、沉积氮(RN)和氮利用率(RN/DN)为正常组>60%限饲组>40%限饲组(P<0.05);第1期正常组白蛋白(ALB)高于40%限饲组(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可见,不同饲喂水平可不同程度影响多胎萨福克公羊的生长性能和氮代谢,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小。
2022年12期 v.58 19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祖良鹏;余燕;景梦娜;张艳红;陈燕涛;郭锋;
试验旨在探讨甜菜碱(Betaine)对肉鸡肌纤维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是否与RNA6-N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有关。将72只1日龄Ross雏鸡随机分为甜菜碱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甜菜碱组在饮水中添加0.1%甜菜碱,饲喂2周。采集腓肠肌,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与肌纤维分化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应用Western-Bolt检测m~6A修饰相关酶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甜菜碱组肉鸡腓肠肌生肌决定因子5(Myf-5)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1),RNA总m~6A修饰水平升高(P<0.05);m~6A甲基转移酶3(METTL3)、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TL14)、去甲基化酶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FTO)以及识别因子YTH结构域家族蛋白3(YTHDF3)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ETTL3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Myf-5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YTHDF3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Myf-5和MyoG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和P<0.05),与Myostatin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FTO的蛋白相对表达与Myostatin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饮水中添加0.1%甜菜碱可能通过m~6A甲基化修饰,调节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促进肌纤维的发育。
2022年12期 v.58 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曾子悠;王迪;黄李蓉;李彬;黄颖妍;李林;涂昊;赵莹;虞洁;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葡萄籽对罗曼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768只400日龄的健康罗曼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3%、6%、9%葡萄籽。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试验29~56 d,日粮添加6%、9%葡萄籽产蛋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产蛋率随着葡萄籽添加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0.05);6%、9%葡萄籽组料蛋比增加(P<0.05),料蛋比随着葡萄籽添加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5);试验29~56、1~56 d,日粮添加6%葡萄籽料蛋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料蛋比随着葡萄籽添加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5)。试验第28天,日粮添加3%、6%葡萄籽蛋壳厚度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蛋壳厚度随着葡萄籽添加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有二次回归效应(P<0.05)。从节约玉米和蛋鸡生产性能综合考虑,推荐添加3%的葡萄籽饲喂蛋鸡。
2022年12期 v.58 209-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4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云;牛星月;蔡坤;李宁;严慧;段春辉;刘月琴;纪守坤;张英杰;
山羊初乳营养丰富,对于羔羊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初乳营养成分随母羊产后时间延长而快速变化,人们对山羊初乳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认识有限。本研究通过知网、web of science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7月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获得15篇文献(5篇中文文献,10篇外文文献)。提取山羊产后7d内乳营养成分(干物质、乳脂、乳蛋白、乳糖)含量和母羊产后时间数据构建数据库,采用分段拟合方法对山羊初乳中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山羊初乳中干物质、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分别为21.54%、6.07%、8.32%和4.18%;干物质、乳脂、乳蛋白含量与产后时间显著负相关(P<0.05),乳糖含量与产后时间显著正相关(P<0.05);基于分段拟合,获得山羊初乳中乳干物质、乳脂、乳蛋白、乳糖和乳能量含量的预测方程,结果显示山羊产后0 h时初乳中乳干物质、乳脂、乳蛋白、乳糖和乳能量含量分别为26.21%、6.92%、13.30%、3.60%和5.67 MJ/kg,乳干物质、乳脂、乳蛋白和乳能量含量在产后快速下降至拐点后慢速下降,而乳糖含量在产后快速上升至拐点后趋于稳定,其拐点分别出现在母羊产后的57.24、36.00、29.38、33.22、29.02 h。本研究结果明确了山羊初乳营养成分含量及其随产后时间的动态变化,可以为新生羔羊培育和代初乳制品研制提供基础数据。
2022年12期 v.58 215-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彭丽娟;李孟伟;谢华德;郭艳霞;唐振华;彭开屏;梁辛;杨承剑;
试验旨在研究象草与甘蔗梢混贮料对水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18头泌乳中期水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各组精料相同,粗饲料分别为全甘蔗梢青贮(对照组)、10%象草+90%甘蔗梢混合青贮(10%象草组)和20%象草+80%甘蔗梢混合青贮(20%象草组)。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象草组和20%象草组降低了Chao1指数和Ace指数(P<0.05),10%象草组提高了水牛瘤胃拟杆菌门、螺旋体门、变形菌门、普雷沃氏菌属和普雷沃氏菌属UCG-001的相对丰度(P<0.05),20%象草组提高了水牛瘤胃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提高了瘤胃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TVFA与norank-f-F082科呈负相关(P<0.05),异戊酸与毛螺菌科NK3A20和UCC-005呈正相关(P<0.05),氨态氮(NH3-N)与理研菌科RC9呈正相关(P<0.05)。可见,10%象草组和20%象草组可改变水牛瘤胃细菌的相对丰度,20%象草组能提高了瘤胃内丁酸和TVFA浓度。
2022年12期 v.58 220-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李冲;蔡辉益;刘国华;常文环;陈志敏;郑爱娟;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的艾拔益加(AA)肉仔公鸡18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CON)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抗生素(AGPs)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抗生素(金霉素75 mg/kg、黄霉素5mg/kg、吉他霉素20mg/kg),解淀粉芽孢杆菌(B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107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CGMCC 18230。试验周期42天。结果表明:BA及AGPs组饲养后期(22~42天)和全期(1~42天)平均日增重(ADG)及42日龄末重(BW)均高于CON组(P<0.05),AGPs组后期及全期耗料增重比(F/G)低于CON组(P<0.05),但BA与CON组F/G差异不显著;BA组21日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高于CON组(P<0.05);BA组21及42日龄血氨(NH3)含量低于CON组(P<0.05),21日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高于CON组(P<0.05);BA组21日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高于CON组(P<0.05),42日龄血清HDL-C含量高于CON组(P<0.05)。由此可见,在日粮中添加2.5×107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可通过调节肉仔鸡糖类、蛋白和脂质代谢提高生产性能,在对42日龄末重和全期ADG的改善方面与应用AGPs无显著差异。
2022年12期 v.58 227-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陈倩倩;王金荣;王朋;乔汉桢;甘利平;刘岑;张亚坤;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锌对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通过测定月桂酸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生长曲线和抗菌稳定性明确月桂酸锌体外抑菌效果,并基于菌液电导率、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量以及菌体细胞形态变化等指标探讨月桂酸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月桂酸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稳定的强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1000μg/mL和2000μg/mL,24 h内抑菌率分别维持在93.4%和89.9%以上;此外,月桂酸锌以剂量(0.5MIC和1.0MIC)和时间(0~24 h)依赖方式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菌液电导率、蛋白和核酸泄漏量,而MIC水平月桂酸锌处理可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菌体细胞出现皱缩、塌陷和破损等形态改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月桂酸锌通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提高菌体细胞膜通透性抑制菌体生长进而起到抑菌作用。
2022年12期 v.58 23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3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陶欣月;马曦;
本试验旨在分离具有抗菌功能的益生芽孢杆菌,并将其开发应用于抗生素替代品。从藏猪肠道食糜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并命名为N4。初步探究了N4的抑菌效果以及N4竞争性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的效果,并进行了小鼠灌胃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N4在37℃培养24 h后离心,其上清、沉淀及菌液对革兰氏阳性菌(S. aureus 25923、S. aureus 1882、S. aureus 43300、S. aureus 6538、S.epidermidis12228)和革兰氏阴性菌(E.coliK88、E.coliK99、S.enterica14028、S.pullorum519、S.typhimurium50115)均有抑制作用;2)N4处理后显著降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IPEC-J2的数量,低浓度(1×107 CFU/mL)处理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减少了26.9%,高浓度(1×108 CFU/mL)处理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减少了46.4%;3)小鼠灌胃N4菌液后,生长良好,且内脏器官均未发生异变。综上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N4具有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潜力。
2022年12期 v.58 240-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高文文;安柯颖;李鹏;袁建敏;李蕾;夏兆飞;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添加酿酒酵母菌(LY)对北京鸭生产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北京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LSC)和1 200 mg/kg(HSC)LY,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CON相比,HSC北京鸭前期和后期耗料增重比(FCR)均降低(P<0.05);在试验第21天,HSC北京鸭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回肠和空肠长度增加(P<0.05);在试验第42天,HSC北京鸭胸腺指数升高(P<0.05);HSC北京鸭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及回肠IL-4、IL-10、TGF-β的mRNA水平均升高(P<0.05);干扰素-γ(IFN-γ)的mRNA水平下调(P<0.05),回肠黏膜分泌型IgA(sIgA)含量趋于升高(P=0.076);42日龄北京鸭(FCR)与血清IL-4和TGF-β浓度以及回肠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在试验第21天,试验组北京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回肠黏膜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均提高(P<0.05),LSC回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下降(P<0.05),回肠SOD的mRNA水平上调(P<0.05);在试验第42天,HSC北京鸭回肠SOD的mRNA水平上调(P<0.05),LSC北京鸭血清过氧化氢酶(CAT)和回肠黏膜T-AOC含量升高(P<0.05)。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 200 mg/kg LY可改善北京鸭的生产性能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2022年12期 v.58 247-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王曼;李敏;刘洪伟;周祥;张燕利;袁小陵;尹苗;何健;
试验旨在研究博落回提取物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41.62±1.47)g的白羽肉鸡450只,按照体重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博落回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期42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博落回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330 mg/kg金霉素、40 mg/kg博落回提取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博落回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提高(P<0.01),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血清中白介素-10(IL-10)含量、总抗抗氧化能力(T-AOC)和法氏囊指数均提高(P<0.05);抗生素组ADG均高于对照组(P<0.01),耗料增重比(F/G)及血清中IL-1β和IL-2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10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博落回组法氏囊指数高于抗生素组。可见,日粮中添加博落回提取物能够提高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反应;博落回提取物对肉鸡促生长和抗炎能力与抗生素的效果相似。
2022年12期 v.58 25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7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